建筑·空间

桃樂希
来自: 桃樂希 (上海) 2013-02-17 16:47:53创建   2023-11-13 13:25:05更新
2人
404 人关注
来自:豆瓣相册
FI 35人喜欢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阎浮提 229人喜欢
举目见日 不见长安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游旭东 385人喜欢
前几日,中国首位普利兹克奖得主王澍设计的杭州国家版本馆在建筑圈内引起了轩然大波,捧者有之,骂者也不少。 这次的国家版本馆一共四个,分别在北京、西安、广州、杭州,西安馆和广州馆的设计师是张锦秋和何镜堂,都是院士,北京馆则遮遮掩掩,没查到是谁做的设计,我猜应该是某个大院大师的作品。 相比张锦秋和何镜堂的设计,其实王澍的作品要收敛得多,骂者多是针对其说明文字中“碰瓷”《营造法式》,和主题“宋韵”的牵强态度。 我分析骂者的心态,可能是: 王澍你个浓眉大眼的居然叛变了。 虽然王澍的建筑效法传统,执着于中国...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水田英松 2人喜欢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东四牌楼王师傅的广播: #奥斯曼伟大的建筑师——米玛希南(下):巅峰篇#老皇太后建筑群:1571-1586年 老皇太后(Atik Valide)建筑群位于伊斯坦布尔亚洲部分的于斯屈塔尔(Üsküdar),是奥斯曼老皇太后努尔巴努苏丹(Nurbanu Sultan)委托米玛·希南建造的大型建筑群。 努尔巴努苏丹是苏丹穆拉德三世(Murad III,1574-1595年在位)的母亲,是奥斯曼历史上第一位合法掌权的女性。 老皇太后建筑群被是伊斯坦布尔最庞大的奥斯曼建筑群之一,由10座功能不同的建筑组成,包括清真寺、经学院、圣训学院、小学、苏菲道堂、医院、食堂、客房、带马厩的双层大客栈和浴室。整座建筑群从1571年开始规划建造,后来由于努尔巴努苏丹地位的不断提高,建筑群也不断扩建,直到1586年努尔巴努苏丹去世3年后才最终竣工,建造跨度长达15年。 整座建筑在一座斜坡上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排列,最高处是东北的苏菲道堂,西南面的马路对面是由清真寺和经学院组成的主建筑群,清真寺后面是小学。再往西南的马路对面是由圣训学院、客房、医院、食堂、大客栈组成的第二组建筑群,浴室则独立于整座建筑群在最西南面。 清真寺建设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是1571-1574年,当时米玛·希南正在埃迪尔内监督建造他的巅峰代表作塞利米耶清真寺,因此委托另一位奥斯曼宫廷建造师监督建造老皇后清真寺。第二阶段是1577-1578年,当时努尔巴努苏丹掌握了帝国实权,清真寺增建了第二座宣礼塔和一座双廊柱前院。第三阶段是1584-1586年,此时努尔巴努苏丹已经去世,清真寺进行了横向扩建,在中央圆顶两侧又各增建了一对小圆顶。据推测由于米玛·希南年事已高,第三阶段应当是他的继任者Davut Ağa完成的。 清真寺由一个中央圆顶和五个半圆顶组成,米哈拉布旁边装饰有精美的伊兹尼克瓷砖,描绘了春天盛开的鲜花,遗憾的是我当时没有单独拍照。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水田英松 62人喜欢
Carrère and Hastings 由建筑师 John Merven Carrère 和 Thomas Hastings 创立,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的一家建筑师事务所,留下了诸如纽约公共图书馆、曼哈顿大桥等优秀建筑作品。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Crassula的广播: 即使去了欧洲,也会发现像汇丰大楼这样不计工本的银行建筑,尤其是马赛克天顶,依旧是难得一见的珍品。 细小的抛光马赛克,组成了两百平方左右,气势恢宏的合奏。穹顶的大型镶嵌画内容取自希腊神话,画面中心是灿烂的太阳和月亮,并有太阳神、谷物神、月神陪伴,外圈有十二星座。壁面的8幅画分别代表汇丰在上海、HK、伦敦、巴黎、纽约、东京、曼谷、加尔各答八座城市的分行。上海部分的背景是汇丰大楼与第三代海关大楼,主体是象征远见和睿智的航海女神,左侧男性象征长江,右侧女性象征东海。 1923年建成时,这样的空间必然震撼了所有到访之人。而后汇丰的发展也顺风顺水,几乎揽入中国半数存款。 1956年,上海接待苏联海军舰队,汇丰大厅成为接待场所,有人认为天顶壁画太商业、太西方,建议敲掉。上海民用建筑设计院的陈植院长清楚马赛克不会被腐蚀,因此主张以刷上涂料代替敲毁。后经市政府批准,壁画遭石灰覆盖,从此销声匿迹,并因此躲过之后的浩劫。1997年11月维修时,壁画才被修缮人员发现,轰动申城。 上海有不少这样的故事,木板、石灰等可逆的材质隐藏了资本主义的符号,却成为了这些装饰能够逃过一劫的救星。而那些在美之前的恻隐之心,是会永远存在的。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北山杉 113人喜欢
古罗马从公元前6世纪延续至公元476年,由于建筑具有象征帝国权力财富和伟大的潜力,因此古罗马帝国用建筑来传递他们的理念,比如神庙、市场、行政建筑、浴场、桥梁和高架输水渠。从各种遗迹中可以看到建筑材料的运用,例如石、木、大理石乃至“罗马混凝土"、玻璃等。更特别的是,期间产生了诸多墙体构造的变体,从文明初期干砌石墙 (stone with dry joints)和泥砖墙(sun-dried bricks)到后期各种复杂的砌筑方式。 cyclopean 巨石墙 最古老的罗马墙体是由巨大的尺寸各异的毛石...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Urbino的广播: 基辅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一个挺典型的中晚期拜占庭式教堂(P1-4),整个建筑都是砖石砌筑的,有一个宽前廊(narthex),一个带穹顶的中殿(nave),以及多个并列的边廊(aisle),最后面是一排半穹顶(apse)。至今都能从外面看到10世纪初建时候的墙面。这种形式就是当时直接从拜占庭帝国学回来的,同时期君士坦丁堡的Chora教堂差不多也是这样的布局(P5)。这种布局基本都是受到了另一座最著名的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影响(P6)——虽然后来的教堂再没有哪一个有过Hagia Sophia那么大的穹顶。 按11世纪的编年史家涅斯托尔(Nestor the Chronicler)记载,为了决定信奉何种宗教,基辅罗斯的弗拉基米尔一世大公(Vladimir the Great)向邻国派出了使节。从伏尔加保加利亚人那里回来的使节报告称,伊斯兰教禁食猪肉和饮酒;从德意志回来的使节则认为那里的教堂和仪式都过于简朴乏味。而派往君士坦丁堡的使节则被邀请进了圣索菲亚大教堂。那一年应当是987年,也是正教的创世6496年,巴西尔二世紧急要求基辅罗斯的军事援助来镇压叛军。使节是这么记述的:“于是我们来到了希腊人的土地,并被领入了他们崇拜神的地方。我们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地,是在天堂,抑或在人间……因为在地上没有这样的壮丽与美。我们不知该如何用语言描述它。我们只知道,神就在那里,与人在一起,而他们的仪式也远胜过一切国家。我们无法忘记那种美,就像每个人只要品尝过甜味,就不愿再接受苦涩一样。” 马上迎来1500岁生日的Hagia Sophia依然保留着古代晚期崇高与神秘的美感,遗憾的是目前它不是作为一个非宗教的中立场所向游人开放。1000年前修建的基辅圣索菲亚则依然履行教堂的功能,希望它也能平安保留到下一个一千年。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风流张大少 117人喜欢
女士们,先生们,老少爷们儿们!在下张大少。 前文回顾: 天堂之花的几何学 基督教堂、清真寺、犹太会堂和寺庙中的数学 哥特教堂唯美玫瑰花窗的暴力几何解构——阿波罗尼斯垫圆 穿越时空的科学碰撞——中世纪伊斯兰图案、准晶体和彭罗斯密铺 穿越时空的科学碰撞——中世纪伊斯兰建筑中的十边形和准晶体密铺 伊朗伊斯法罕星期五清真寺装饰的暴力几何解构 几个世纪以来,在没有金属梁的情况下,穹顶一直是世界各地官方和宗教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穹顶被用来为建筑的砖结构划上句号。基于穹顶的球形结构,它们为建筑地基提供了强度,...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青蛙寓言 25人喜欢
1896年,比利时建筑师保罗·汉卡(Paul Hankar)先生为一家服装店设计了这...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希腊小庙的广播: 位于意大利斯佩隆加的提比略之窟(Grotto of Tiberius at Sperlonga) 是一个被经营为贵族餐厅的天然滨海洞窟。窟内修建了一个圆形水池,水面中心设方形群雕基座,被稍前的两组小型雕塑左右夹携;窟内更有两个小窟与主窟相连,一为卧室,一为另一组群雕的所在。洞窟正面顶部还设有一尊雕像。正圆形水池外接一个矩形水池,池中有矩形建筑基址,推测曾作为餐厅使用。(提比略在任时间为公元14-37年,这自然与人工的平衡感,略胜洞天福地一筹,只能说古罗马真厉害。引自周仪,西方建筑中洞窟的流变)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Dark matter的广播: 法兰克福霍伊斯特公司总部大楼,彼得·贝伦斯,1920。最中意的德国建筑师,没有证据,单方面怀疑是巴赫转世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东四牌楼王师傅的广播: 【如何建造一座奥斯曼清真寺建筑群】继续分享我前一阵买到的《清真寺》绘本。 Akif Agha立即开始了建筑群的设计工作。首先要设计的是建筑群的核心——清真寺。 一座奥斯曼清真寺通常由圆顶立方体的礼拜大殿、有顶的门廊、与大殿面积相近的庭院、喷泉和细长的宣礼塔组成。在大殿内部最重要的是面向麦加方向的Kibla墙。在站班时,每一排人都会和Kibla墙相平行。Kibla墙的中间是米哈拉布Mihrab拜向龛,象征着天园的入口。伊玛目会正对着米哈拉布领拜。米哈拉布正对着大殿的大门。大门外面的门廊可以在周五主麻聚礼人数过多时提供空间。门廊外面是由拱廊围绕的庭院,庭院中间是洗小净的喷泉。米哈拉布、大门和喷泉形成的轴线与Kibla墙相垂直。大殿西北角的门廊后面是高高的宣礼塔,这里每天五时召唤教民前来礼拜。 在奥斯曼时代,建筑设计与工程施工是一个整体。Akif Agha经常提醒他的学生,在设计清真寺时要从地面向上和从天空向下两个角度思考问题。 设计清真寺时有两个基本问题,这两个问题都与穹顶的使用有关。第一个问题是几何上的。如何在方形的大殿上支撑圆形的穹顶,而不是用墙或柱填充空间?多年来发展起来的解决方案是使用墩(pier)和拱(arch)。墩被放置在大殿的四角或周围,拱将他们连接在一起。这种设计不仅为穹顶创造了一个合适的基础,也为拱的下方保持了开放和通畅的空间。 第二个是结构问题。因为穹顶是半球形的,它内在的力量会把两边向外推。虽然墩和拱可以为支撑穹顶提供巨大的力量,但它们本身仍然无法抵消穹顶的自毁倾向。建筑师通过加固穹顶最脆弱的侧面来减少其中一些力量,然后将剩余的力量安全的通过墩和墙壁输送到大殿的地基上。建筑师通过加固穹顶最脆弱的侧面来减少其中一些作用力,然后将剩余的力安全的通过墩柱和墙壁传递到大殿下方的地基上。他们在墩的顶部增加了额外的力量,并用对称的半圆顶来布置拱。 清真寺的大部分设计都是受到已故的奥斯曼首席建筑师米玛·希南的影响,他是Akif Agha的老师。大殿是由八个墩柱支撑圆顶的开放空间。为了将更多的注意力吸引到米哈拉布上,Agha将米哈拉布放在了凸出于大殿的窑殿之中。Agha在另外三面墙的中间设置了楼上的空间,其中一侧是女性礼拜的地方,大门上方则是穆安津喊邦克的地方。敏拜尔Minber宣讲台在米哈拉布的旁边,是每周五主麻时进行宣讲的地方。 1596年1月,Agha向帕夏提交了的清真寺设计方案。在帕夏的热情肯定和鼓励下,Agha和他的团队立即开始了制定详细的方案。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水田英松 5人喜欢
美国建筑师,以公共建筑作品闻名。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东四牌楼王师傅 36人喜欢
第一部分 科尔多瓦哈里发王国(8-11世纪) 科尔多瓦哈里发国在商业和文化上取得了很大成就,当时在科尔多瓦城有500多座清真寺,但大多都没留下来,另外有一部分后来被改为教堂。其建筑风格主要继承了倭马亚王朝时期的叙利亚建筑,另外也进行了一些创新,如只使用圆头的马蹄形拱券,以及清真大寺采用双层拱廊等。倭马亚王朝时采用的萨珊王朝装饰手法没有被引进科尔多瓦。在10世纪,人们更多地还是依赖传统的古罗马装饰造型。 一、科尔多瓦清真大寺(784年) 科尔多瓦清真大寺是西班牙倭马亚哈里发时期最著名的建筑。穆斯林...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纳西莎 285人喜欢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長園花事 52人喜欢
Frederick H. Evans (1853–1943)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Bollo 145人喜欢
巴塞罗那当代艺术博物馆(MACBA)成立于1995年,是Raval区的城市更新计划的一部分。博物馆建筑由美国建筑师理查德迈耶设计。如今,白色的 “迈耶楼”和他门前的广场Plaça dels Àngels已经成为巴塞罗那老城区的标志性公共空间。相信参观过博物馆的人都对广场上的滑板少年印象深刻。 博物馆成立后,巴塞罗那市议会逐步将位于广场对面的修道院Convent dels Àngels也一并交给博物馆做展览空间使用。这些建筑一共1800M2,其中1000 M2做展览空间使用。2019年开始,经过长...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褦襶 153人喜欢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水田英松 22人喜欢
普鲁士建筑师。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星晴 965人喜欢
Tadao Ando,日本著名建筑师,从未受过正规科班教育,开创了一套独特、崭新的建筑风格,成为当今最为活跃、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建筑大师之一。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炜明 37人喜欢
19世纪、20世纪初学院派的庞贝建筑复原画等
回复
<前页 1 2 3 4 5 6 后页>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网上看到喜欢的,无论它是否来自豆瓣,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桃樂希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